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研究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水产专业

2023年05月28日 15:49  点击:[]

 

专业代码:090800

一、概况

1. 基本情况

学科是2011年获批水产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和2012年分别获批二级学科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农业(渔业)专业硕士授权点。现有教职工67名,具有博士学位34名,有教授9名,研究员3名,副教授19名,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实验师2名,副研究员1名。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部级二三等奖40余项。研究生就业率90%

2. 学科建设情况

我校水产学科十三五期间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京津冀都市智慧渔业学科群,十四五期间入选天津现代农业种业学科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框架中,跟随乡村振兴的指导精神,学科致力于发展现代都市型渔业,在华北地区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地域优势和学科特点,在水产养殖方向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循环水智慧养殖、池塘养殖、富营养化半咸水体改良等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果,为服务京津冀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在原有水产动物增养殖、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与免疫、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渔业资源种质资源与管理等六个优势学科方向基础上,依托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又整合新建智慧渔业和碳汇渔业两个学科方向。

二、主要培养方向

根据本学科的组成与社会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立两个二级学科7个培养方向。

1)水产养殖(学科代码090801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本研究方向为在深入开展常规鱼类人工繁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同时,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设施化养殖及增殖和健康养殖技术,及不同品种理想模式和养殖方式的人工模拟和创造的研究;低碳节能的养殖水处理;养殖水体的环境生态学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研究方向从营养学、营养生理学、营养免疫学、配合饲料学角度,研究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诱食物质与行为驯化、消化生理与营养物质的代谢机理、营养素的最适需要量、着色剂开发、免疫增强剂开发、配方技术与饲料加工工艺。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本研究方向为水产生物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同时构建水产经济养殖动物DNA指纹数据库和建立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的DNA条形码;分离和克隆与水产经济养殖动物重要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免疫学本研究方向运用细胞学、组织学、免疫学、药代动力学和环境生态学等手段,研究水产动、植物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细菌病的病理与防治、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和主要疾病的免疫理论、免疫调节及免疫防治技术。

2)渔业资源(学科代码090803

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针对渤海湾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开展渔业生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渔业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动力学;生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技术;退化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渔业资源管理以渔业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为应用背景,以计算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信息化处理技术和应用为实现手段,渔业在科技发展条件下的高度可控为研究目标,将信息处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渔业管理规划和渔业资源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包括渔业规划管理,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渔业法律及管理模式研究,渔业资源重建技术系统构建等。

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开展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及信息化渔业研究,旨在提高鱼产量和为重要经济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对环渤海区域海淡水常规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和新近由野生开发的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生物学、染色体组型、同工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清遗传背景,建立新的种质标准。

三、学位授权点科学研究情况

水产学科现在主要设有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实验站、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创新团队、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观赏鱼工程技术中心和天津市海洋牧场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水族动物功能性饲料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国际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022年水产学科在研及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蓝色粮仓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9项,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局级及横向委托项目172022年水产学科在学术专著上共计出版4本,研究专著2本,应试指南和配套实验教程22022年水产学科共发表科研文章66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9篇,中文核心期刊37篇,文章质量有着显著提升2022年水产学科已获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四、培养目标与定位

水产学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并能从事水产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水产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

五、发展方向

学科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建设,全面落实专业教学一课(环节)一台账,实现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覆盖,实 现教师及学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维转变。

学科拟到2025年构建起以水产养殖学为龙头,以水生动物医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逐步达到博士点授予权或国家一流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部分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大幅度提升水产学科在国内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基本建成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产学研良性互动,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的学科管理运行体系;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相互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协调发展的格局;成果、专利、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大幅提高学科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包括获得人才称号、高水平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科研奖项、教学奖项、学生培养、平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十四五末,保持全国水产学科前 20%。引进国家级人才 1 名,省部级人才 8 名。科研经费达 2000 万元,培育省部级教学团队 1 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 1 个, 培养研究生 300 人,本科生 900 人。

采取重点培养与有目的引进方式,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建设合理、有效的学科梯队,健全学科内各研究方向的人员组成;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学科内各员工的积极性;全面考虑我国和天津市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加强水产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创新平台的软硬件;突出重点和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健全培养机制,扩大培养人数。强化鼓励国内外合作交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和人才交流。

上一条:渔业发展专业

关闭